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司动态 » 高晓松毕业清华,显赫家世

公司动态

高晓松毕业清华,显赫家世

发布时间:2024-03-26

    电动泥斗说,高晓松总是带着黑框眼镜,下巴蓄着胡子,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扇子,若不是他身材不太好,定是古代的文人墨客,明史汉历,信手拈来;唐诗宋词,出口成章。 高晓松接受采访时说:"硕士在我们家是文盲。"平常人听了心里一定会想,这个人太狂妄了。但他的家族,确实有说出这句话的资本。 高晓松的外祖父——张维院士 深圳大学粤海校区,有一座放置在科技楼大堂的雕塑,而这座雕塑就是为了纪念张维院士——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。

    电液动扇形闸门报,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,温饱早已不是人们生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,但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,张维院士依然热爱科学、尊敬科学。张维院士家境清寒,两岁时父亲便与世长辞,仅靠父亲的积蓄和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。因为家庭贫寒的缘故,他从小就精勤求学,在1944年时获得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。 科学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有祖国。学成后,张维为了掌握祖国工程建设需要的先进技术,通过各种渠道同设计中国小丰满水电站大型水轮机的埃舍尔-维斯机械厂联系,1945年在该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,等待回国时机。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,张维同其他爱国科学家一样,不畏艰难险阻,毅然携妻女归国,只因国家需要他。
    张维为中国力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,中国工程院建立后,他入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一如他学生时期的学而不厌,学成后亦诲人不倦。 1947年开启清华园的从教生涯,他授予学生的不仅是他的渊博学识,更是对科学求真锲而不舍的精神,他作为清华的一位领导者对学校办学思想形成起了重大作用。 1983年,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要创办一所高等院校,受到国家委任的张维院士南下,成为了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。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科研事业。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评价道:"张维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、献身教育的执著追求,以及宽厚仁爱的大师风范。"
    高晓松的外祖母——陆士嘉 科学给予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?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。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有时也会反问自己,我为什么要学这些生活中用不上的公式? 人类将这些晦涩的知识代代相传,是希望有一天在人群中出现一个觉得这些数字公式很有趣的人,TA能潜心研究,走到人类前面,推动文明前进。陆士嘉先生便是那类人。
   她在阅读了《居里夫人传》后,立志要成为"中国居里夫人",并于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,成为该系唯一的女学生,1933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。 迫于时局,1937年陆士嘉先生与张维院士一同前往海外留学,期间听闻日军侵华用飞机发起轰炸,她决定攻读航空相关专业。由于她是中国学者和女性的身份,在拜师普朗特时遭到轻视,但最终依靠自己的学识"征服"了普朗特,成为唯一一位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。 抗战时期中国科学家在海外的处境艰难,陆士嘉先生在研究所中遭到排挤,只能解方程,却不能了解方程的由来,这令她十分气愤,因此她决心辞职并等待回国的机会。与丈夫孩子踏上祖国大地后,陆士嘉先生开展了流体力学的研究,是中国新流体力学的奠基人。 人们等待领路人的出现,领路人等待下一位领路人,这是科学的良性循环。陆士嘉先生不仅呼吁加强基础教育,也是中国航空高等院校——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筹建人之一。她一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、呕心沥血,作出卓著成就。
   高晓松的母亲——张克群 雨果说:"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写在建筑的石头上。"提及梁思成,大家应该不会觉得陌生,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,中学课本中收录了有关梁先生保护日本古建筑的文章。 1954年张克群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毕业,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(该学院现在位居全球第11名),师从梁思成。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建筑设计和研究,著有许多有关中国古建筑的书籍。 高晓松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,父母的言传身教塑造了孩子最初的三观。不得不承认高晓松的家族和清华园联系颇深,外祖父母曾在清华大学任教,祖父曾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,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。